锅炉的运行、保养与检验

锅炉的运行、保养与检验
  http://www.shidai17.com   转载06-12-12 09:29

锅炉的运行、保养与检验

    一、 锅炉升火前的检查与准备

    锅炉停炉后到下次再运行前的这段时间内,所有的检验、修理、维护保养以及运行准备工作,实际上都是锅炉运行前的检查与准备。下面讲的主要是锅炉升火前的最后检查与准备。这项工作是保证升火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也是锅炉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之一。

    (一) 锅炉升火前的检查

    1 技术审查

    1 使用锅炉应首先审查在劳动部门办理登记发证手续的情况和建立锅炉安全技术档案的情况。档案内容应包括锅炉的部件、附件、安装、运行、检修、事故等情况。使用移装锅炉时,要查阅转让过来的锅炉技术档案,做到心中有数。

    2 检查锅炉年度定期检验后改进措施的落实情况。

    3 新安装、移装、改装以及经过检修的锅炉在升火前要审查一次安装质量验收技术资料,改装或检修质量证明以及水压试验技术证明的情况。

    4 检查运行人员对锅炉运行的要求及用汽单位的规律特点的了解、掌握情况。

    5 检查司炉人员的技术培训、考试情况。

    6 检查各种安全运行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情况。

    2 锅炉内部检查

    锅炉安装、检验或修理后,在关闭所有的人孔、手孔以前,要仔细地对锅筒、集箱内部进行检查。

    1 检查锅筒内部装置,如进水引入、分配、汽水分离、表面排污及隔板等部件是否齐全、畅通,是否已紧固好;

    2 锅筒、集箱内部是否有遗留的工具、焊条、绵纱等杂物。火管锅炉锅筒内,部件复杂紧凑,锅筒下部、管群内部易积存杂物的部位尤要检查周到;

    3 检查锅筒、集箱及受热面管子内的泥垢是否已清除干净; 3 锅炉升火前的外部检查

    1 炉墙、炉膛和烟道、风道的检查

    检查炉墙、炉膛内拱与隔墙等砌体有否影响密封和砌体强度的缺损、裂缝或变形;炉膛内结渣是否已清除;砌体与锅炉本体接触部分是否留足必要的间隙和填充好石棉绳;保温层是否完好。

    检查炉门、灰门、通渣孔、防爆门、看火门、烟道出灰门和人孔门、烟道闸板等是否完好和有良好的密封。关闭烟道出灰门或人孔门之前,要做好清除炉膛烟道的烟灰和其他杂物,保持受热因清洁和烟道通畅。烟道闸板要打开。

    省煤器有弯路通道时,应关闭直通烟道的档板,打开旁路。有除尘设备时,应使其各部件处于工作位置;有引风机的应将其调节门打开。风道要检查是否严密,防止漏风,炉排下一、二风室内门应打开;总风门及其它风门应关闭,待运行中再调整。

    2 安全附件及各种仪表的检查

    检查汽包、过热器、省煤器的安全阀检修质量是否达到要求,安全阀上有妨碍其动作的杂物,安全阀的排汽管和疏水管应畅通。

    水位表的上、下汽、水旋塞应开启,放水门关闭,照明的位置和亮度应能清晰地看见水位。

    汽包和省煤器上压力表的旋塞应开启;如是三通阀门,应旋到有水弯管与压力表直通的位置。

    检查锅炉的水位指示和警报装置及压力、水位、出力等工况记录仪器和热电偶、温度表、二氧化碳表等进行参数热工仪表和自动调节装置和设备是否完好,正常。

    3 汽、水管道系统的检查

    给水管路上,升火前除自动调节阀和非沸腾式省煤器的旁路阀门应关闭外,其余阀门全部开启,由手动调节阀调节水位。非沸腾式省煤器无旁通烟道时,应注意开启直通水箱的回水阀门。沸腾式省煤器应开启再循环阀门。

    主蒸汽管路上,主汽阀、分汽缸汽阀及吹灰器主汽阀等旁通阀应关闭,管道各处疏水门,除过热器前疏水门外,应全部开启,排空气阀应开启,如没有排空气阀,可抬起一个安全阀代替。

    排污管路上,定期排污阀和表面排污阀都要严密关闭。

    升火前要将检修、安装时所用的汽、水管道系统上的所有堵板全部拆去,管道上的大小阀门都要达到开关灵活,阀芯清洁,法兰应有足够的压紧余隙,法兰螺母应拧紧,手轮的开关方向应与指针的指示相符合。

    4 燃烧、给水、通风等辅助设备的检查

    检查链条炉排、抛煤机、输煤装置、风机、水泵等设备的回转机械,应达到:

    1 联轴器装置完好,手轮无摩擦和碰撞,并有防护罩;

    2 蜗轮、变速箱及轴承的润滑良好;

   3 冷却水畅通,调节适当;

温度计 红外线测温仪 温湿度表 风速计 照度计 紫外线强度计
可燃性气体检测仪 氧气分析仪 烟气分析仪 二氧化碳分析仪 万用表 示波器
电池测试仪 电力分析仪 电缆故障定位仪 钳表 硬度计 场强仪
高斯计 酸度计 工业工具 噪音计 亮度计 电阻测试仪
记录仪 汽车尾气分析仪(烟度计) 套装组合工具 尘埃粒子计数器
发布人:众宇旺仪器 发布时间:2009年6月26日 已被浏览 2089 次 〖 打印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