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中氨氮含量如何检测?

水体氨氮富集会对水体生物生长造成影响,因此氨氮指标是环境监测中的必检项目,包括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纸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等。

 目前氨氮测定方法主要有光谱法、滴定法、电化学分析法、流动注射法、色谱法等,其中国家标准中以光谱法为主,主要涉及纳氏试剂比色法和水杨酸分光光度法,而纳氏试剂比色法需要用到剧毒物质碘化汞,会对环境有影响; 相对而言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比较环保,同时检出限低,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检测技术。

一、检测所需仪器与试剂

可见分光光度计

NH4Cl( 优级纯) 、无水Na2CO3、合四硼酸钠、合酒石酸钾钠、CuSO4、合硫酸锰、CaCl2,MgSO4,KH2PO4,NaCl,K2SO4,NaNO3,NaNO2,ZnSO4,AgNO3,水杨酸; 亚硝基铁氰化钠和硫酸亚铁铵均为分析纯。

二氯异氰尿酸钠( NaDCC) ,有效氯含量60%。

氨氮标准贮备液( ρ = 1000 mg /L ) : 用电子天平称取3. 8190 gNH4Cl( NH4Cl,优级纯,在100 ~ 105℃干燥2 h) 溶于水中,移入1 000 mL 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此溶液可稳定1 个月。

氨氮标准中间液( ρ = 100 mg /L ):吸取10. 0 mL氨氮标准贮备液于100 mL 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此溶液可稳定1 周。

氨氮标准使用液( ρ = 1. 0 mg /L) : 吸取1. 0 mL氨氮标准贮备液于100 mL 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

氨氮固体检测试剂:将试剂水杨酸、亚硝基铁氰化钠、NaDCC、硼砂、碳酸钠以一定质量比( 0. 5: 1. 0: 0. 05: 2. 5: 25) 混合得到氨氮固体检测试剂。

二、检测实验过程

移取氨氮标准使用液0. 0,0. 1,0. 2,0. 5,1,3,5,10 mL 于10 mL 比色管中,用水稀释至刻线,配制成0. 0 ~ 1. 0 mg /L 氨氮标准溶液。加入氨氮检测固体试剂适量,摇匀,反应一定时间后比色。以试剂空白作参比,用1cm 比色皿在696 nm 处测定吸光值并做3 个平行。

三、结果与分析

1、反应条件的选择

(1)显色时间选择选取0. 5 mg /L 氨氮标准液,加入氨氮检测固体试剂混匀,在25℃下,分别反应5,10,30,60,120 min 后测其吸光度值。结果表明,反应液吸光度值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反应10 min 后基本不变,吸光度值维持在0.495 ±0. 005,在120 min 内吸光度值保持不变。因此,显色时间选10 min。

(2)pH 的影响配制pH 为2. 0, 3. 0, 5. 0,7. 0,8. 5, 10. 8, 11. 6, 12. 0, 12. 5 的0. 5 mg /L 氨氮标准溶液各10 mL,加入氨氮测试固体试剂混匀,在25℃下反应10 min,显色后测定其吸光度。结果表明,当被测水样的pH在3. 0 ~11. 6 之间时,其吸光度值达到最大值,并维持在0.500 ± 0. 005; 当pH < 3. 0 或pH >11. 6 时,吸光度值迅速降低。因此该配方要求测定水样的pH 范围在3. 0 ~11. 6 之间。

(3)温度的影响选取0. 5 mg /L 氨氮标准溶液,加入氨氮测试固体试剂混匀,分别在5℃,10℃,20℃,25℃,30℃,35℃,40℃ 条件下反应10 min,比色测定其吸光度值。结果表明,低于25℃时,氨氮反应液的吸光度值随着温度上升而增大,当温度在25℃ ~ 35℃之间时,其吸光度基本保持不变,高于35℃时,其吸光度随温度升高又呈降低趋势,因此在测定过程中反应温度以25℃ ~35℃为宜。

2、结论

 该氨氮检测固体试剂,检测氨氮快速简便,准确可靠。与其他利用固体试剂快速检测水中氨氮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利用碳酸钠-硼砂缓冲试剂来代替氢氧化钠,解决了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于潮解的缺点,同时提高了方法使用的pH 测定范围,若结合比色计使用,可用于多种水环境氨氮的快速检测。

 目前该氨氮测定方法对低温较为敏感,这可能是低温状态下水体中化学反应速度减慢,从而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已经证明,在低于25℃气温下延长试剂反应时间至30 min,可消除低温的影响。


温度计 红外线测温仪 温湿度表 风速计 照度计 紫外线强度计
可燃性气体检测仪 氧气分析仪 烟气分析仪 二氧化碳分析仪 万用表 示波器
电池测试仪 电力分析仪 电缆故障定位仪 钳表 硬度计 场强仪
高斯计 酸度计 工业工具 噪音计 亮度计 电阻测试仪
记录仪 汽车尾气分析仪(烟度计) 套装组合工具 尘埃粒子计数器
发布人:众宇旺仪器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8日 已被浏览 1622 次 〖 打印本文